重磅!艺术品行业迎来新机遇,国内文化市场即将大爆发!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迎来了三次周期性“机遇”波动: 第一个机遇是在1995年至1997年; 第二个机遇是在2003年至2005年; 第三个机遇是在2009年至2011年。 那么,新的机遇什么时候开始呢? 根据国内外经验,艺术品市场拥有周期性,大约一个周期为5-10年。据此分析,2009-2012年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第三个机遇期,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到今天经历了8年的低迷期,2021年或将迎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第四个机遇。 - 01 - 现阶段,最好的财富风口在这里! 01 文化消费热 2020年,振奋整个文化艺术界的新闻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中国互联网龙头企业阿里巴巴宣布,正式上线“艺术品银行”,简单来说就是专门向社会收购收藏品和文化艺术品,还可以在线上操作免押金书画租赁业务。 并且,马云和刘强东在顺义空港开发区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品仓库。而这次阿里巴巴对文化产业领域风向标式的推进尝试,将标志着文化行业或将真正进入社会大众的生活,也预示着一波文化创业和投资风潮即将爆发。 进入2021年,随着加密货币的持续升温,NFT也开始水涨船高。近日,引发市场热议的NFT艺术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在佳士得拍卖行以6934万美元(约合4.5亿元)成交,打破了NFT的销售记录。在竞标的最后时刻,大约有2200万观众收看了拍卖直播。 无论是线上数字文化内容还是线下文化产品,新技术的变革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而科技的不断发展加速了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的形态更迭,催生更多的文化消费场景。 02 国家政策扶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化文化体系改革,大力推动文化消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地促进文化消费举措的实施,文化消费和文化渗透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空间。英国巴克莱银行曾分析指出:我国艺术品市场潜在需求是6万多亿元,而目前的规模只有三千亿元,这不仅是难能可贵的蓝海商机,更是未来投资、创业的绝佳机会。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鑫艺拍拍站在互联网+文化消费的风口,在阿里巴巴的故乡-杭州冉冉升起,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如果你错过了股票、房地产的全民投资时代,就不要再错过文化产业的全民投资时代! - 02 - 鑫艺拍拍-全新的互联网+文化消费服务平台 鑫艺拍拍是“线上平台+社交电商+线下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消费服务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共享供应链、云仓储、大创生态等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重构文化行业,链接艺术品、商家、平台、创作者、消费者为一体,实现全民参与文化消费的一种全新业态。 当前,传统文玩市场萎缩,文化创业缺平台、少产品,获客难、销售难等使得创业成本居高不下。面对六万亿蓝海市场,鑫艺拍拍创立创新“线上平台+社交电商+线下服务”商业模式,为普通创业者、投资人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合作机会。 看不懂?简单来讲: 01 推动文化产业 如果你是一位投资人,目前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市场机会巨大。衣食住行等各领域都有百亿市值的平台,反观文化创业平台缺失,鑫艺拍拍非常有望成为独角兽平台,现在只需低投入,即可获得高额红利回报。 02 资源整合 如果你是一位收藏爱好者,手上有诸多文玩藏品,一方面加入平台后可以进行文玩交易、艺术品投资、个人收藏馆、线上商家开店等。另一方面可帮助你整合身边人脉资源,坐拥市场收益。 03 创业赚钱 如果你一直想创业,但不知道做什么比较好,鑫艺拍拍独创“一拍到底”竞拍红包及“拼赚”模式,邀请有奖,分享赚钱,邀请用户参与平台抢红包,帮助平台引流,获得高额佣金。 - 03 - 鑫艺拍拍三大核心优势 鑫艺拍拍顺应文化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打造文化产业的消费平台、大创平台和服务生态,不断提高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文化消费新体验,激发全民参与文化消费的潜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文化产业的“消费平台” 鑫艺拍拍通过区块链技术保真溯源,倡导以文玩艺术为载体,以潮玩、数字艺术为基石,以消费馈赠、社交礼仪为特色,集文化消费、文化投资于一体的价值消费理念,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好体验、娱乐的大众消费。 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买到适合的文化产品,还能抢红包,分享又能赚钱。让人人0门槛进入文化品消费与投资市场,从而实现人人都可参与,人人都可赚钱。 二、文化产业的“大创平台” 鑫艺拍拍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政策,建设文化产业的“大创平台”,助力产业崛起,实现个人创业、商家入驻、直播带货、云供应链的商业闭环。 三、文化产业的“服务生态” 鑫艺拍拍打造的是文化消费行业的3.0时代,是“互联网+文化”的新零售模式的完美融合与创造,线上与线下的相互融合,线上为线下赋能,线下为线上导流,整合银行、信托、基金、政府、文艺行业等多方机构为消费者、商家、投资者提供数字化的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社交属性,打破文化产业的圈层桎梏,实现全民参与文化消费,真正开辟了“互联网+文化”的新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