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藏品登记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 首博汇集50余件(套)稀世藏品

    首博汇集50余件(套)稀世藏品,馆藏文物如何成为万年永宝?秦始皇陵彩绘兵马俑出土了近半个世纪,如何以本色示人?历经千年未褪色的唐代壁画,发现时已碎成百余块,用怎样的科技手段拼合复原?大唐公主李倕的凤冠出 ...

    时实新闻 2021-6-13 20:43
  •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泰安市举办庆祝建党百年革命文物藏品展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在 2021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我市特举办了 " 东岳壮歌——泰安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革 ...

    时实新闻 2021-6-13 19:55
  • 优化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免税政策  鼓励公众向博物馆无偿捐赠藏品 ... ...

    唐刀在中国早已失传且无出土文物为何日本坚称其藏品来自大唐?看到题目你可能会感到疑惑这个只存在于影视里的唐刀难道不是现在作家们臆想出来的破甲利器吗?什么时候需要由日本说明其出处了?华丽精美的现在仿唐刀如 ...

    新闻资讯 2021-6-11 16:19
  • 震惊世界《丽人行》

    藏品趣闻之三:震惊世界《丽人行》 1996年10月16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在北京昆仑饭店拍卖会上,傅抱石作品《丽人行》以人民币1078万元成交,一举打破现代中国画卖拍价的最高纪录,震惊艺术界。 《丽人行》描 ...

    艺术资讯 2021-6-11 16:01
  • 麦田里的艺术品 田间农民的艺术梦

    麦田里的艺术品 田间农民的艺术梦 从古至今,作为中国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麦子可以说是奠定了中国人生存的基础,也是滋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血液。农民连玉常年与麦子打交道,他以麦秆为主要材料制作成麦秆画, ...

    艺术资讯 2021-6-10 21:30
  • 中国艺术宝藏——国宝艺术家之美

    中国艺术宝藏——国宝艺术家之美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还有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等,其作品价值连城、一字千金。王羲之一蹴而就的《兰亭序》手稿,连他本人都没有想到,会成为中 ...

    艺术资讯 2021-6-10 20:54
  • 空城之美

    空城之美  春节时候的上海最美,因为这时候人最少。只有这时,上海许多历史街区设计的审美初衷才会被感受到。  且不用说徜徉于类似香山路、湖南路、建国西路等法国风情的街区,就算是行走在平常显得破破烂烂的牛 ...

    艺术资讯 2021-6-9 17:48
  • 艺创网打造平台,将中国艺术品推进市场

    艺创网打造平台,将中国艺术品推进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艺术电商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通过艺创网相关调研,总结出当前艺术市场的三个重要结论。一是艺术电商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空间与潜力;第二,跟快速发展的艺术品 ...

    艺术资讯 2021-6-9 16:48
  • 重磅!艺术品行业迎来新机遇,国内文化市场即将大爆发!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迎来了三次周期性“机遇”波动:第一个机遇是在1995年至1997年;第二个机遇是在2003年至2005年;第三个机遇是在2009年 ...

    时实新闻 2021-6-9 16:32
  • 《肖谷艺术档案》系列艺术手稿

    《肖谷艺术档案》系列1980年代(之二)——1981-1982艺术手稿   这些文献反映肖谷老师的艺术生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和参与了“85思潮”至1990年代的各种艺术发展现象和实践。  也为我们提供了解肖谷老 ...

    艺术资讯 2021-6-9 16:22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钱币收藏,作为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和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资产配置方式,俘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钱币收藏不仅是财富,更是品味、修养以及地位的象征,收藏, ...

    艺术资讯 2021-6-8 16:00
  • 什么是购买书画的关键之举? 随着国民的收入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提升到了精神层次,对家居实用的装置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待生活要求,更多的家庭开始注意到墙面装饰的重要性。墙面装饰也并不是现在才开 ...

    艺术资讯 2021-6-8 15:57
  • 收艺术,品文化,藏传承!收藏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因为收藏品承载着远古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艺术审美和工艺传承。无论什么时期的艺术品,你只要渗透到它的文化里面就是一种境界。由于收藏者的创造和用心,使得收藏者 ...

    艺术资讯 2021-6-8 15:54
  • 来一场文化“穿越”!贺知章动漫形象在“浙”里首发杭州市萧山区贺知章学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首《回乡偶书》,道不尽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乡愁,亦让李白、杜甫等无数文豪慕名而来。千年之后 ...

    艺术资讯 2021-6-8 15:08
  • “破体”、“合体”之说应该成为当下书法创作的方法论王京簠 书法甲骨文之前的汉字书写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最早八千年前的刻符似字似画,因为零散不成体系而无法断定。但甲骨文肯定不是一夜之间成熟如此的, ...

    艺术资讯 2021-6-7 22:46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